发布于 2025-01-01
7126次浏览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10%。其发生机制复杂,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以下是关于肾性高血压的一些知识。
1.肾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等。
肾血管性病变: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等。
内分泌性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
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等。
2.肾性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肾性高血压会使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加速肾脏损害: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功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肾性高血压还会影响眼睛、眼底等其他器官的功能。
3.如何治疗肾性高血压?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
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避免肾损害的因素:如感染、劳累、肾毒性药物等。
4.肾性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每天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
按时服用降压药物: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注意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避免劳累和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5.肾性高血压可以治愈吗?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肾脏功能。
对于肾实质性病变引起的肾性高血压,如能积极治疗原发病,部分患者的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对于肾血管性病变引起的肾性高血压,如能及时解除血管狭窄或栓塞,血压也可能恢复正常。
对于内分泌性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性高血压,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控制血压。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肾性高血压,都需要长期治疗,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总之,肾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肾损害的因素,定期复查,以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