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3415次浏览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肾性高血压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等。
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栓塞等。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
其他: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症状:
血压升高:常为首发症状,且多数为中度以上升高。
蛋白尿:可表现为轻至中度蛋白尿。
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
肾功能损害: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
3.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
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功能受损情况。
肾脏B超:可了解肾脏大小,结构等情况。
其他检查:如肾动脉造影,CT,MRI等,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4.治疗:
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肾炎,解除肾动脉狭窄等。
降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其他治疗:如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
5.预后:
肾性高血压的预后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可改善预后。
总之,肾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