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9-17
6694次浏览
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肾结核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和传播途径
肾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等途径感染。
结核菌经尿液进入肾脏,在肾脏皮质形成多发性微结核病灶。
2.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典型症状,常伴有血尿。
脓尿:尿液中可含有脓液,严重时呈米汤样。
腰痛:可有腰部钝痛或酸痛。
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
3.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尿培养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X线检查:如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可发现肾脏结构改变。
其他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B超、CT等,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4.治疗方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肾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的肾结核,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等。
5.预防措施
卡介苗接种:可预防儿童粟粒型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隔离治疗: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肾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怀疑患有肾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肾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