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7471次浏览
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在病因和病机上存在区别。
中医所说的宫寒,实际上是指寒凝血瘀,可能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甚至不孕等问题。中医认为气是血的统帅,具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当气机不畅(即人体气体运行不顺畅)时,会导致血流不畅而产生血瘀,即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的常见症状包括两胁疼痛、腹部胀痛、月经量少、色暗以及痛经等。
另一方面,寒邪具有凝滞和收引的特性。寒邪伤人容易使气血津液凝滞,经脉阻滞,从而导致寒凝血瘀。寒凝血瘀多因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导致寒邪内生,进而凝滞经脉。其常见症状为手足冰冷、小腹冷痛、月经延后、经色暗紫并夹有血块等。
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的病因和病机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应由专业中医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采用行气活血(通过促进气体运行以改善血液流通)或温经散寒(通过温煦人体经络以祛除体内寒邪)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不宜自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