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9568次浏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根据其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糖尿病肾损害可分成5期,详细分析如下:
1、I期
为糖尿病初期,肾小球超滤过是此期最突出的特征,肾体积增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
2、II期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正常或增高,尿沉渣一般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或正常。
3、III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出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在200~300mg/g,肾小球滤过率仍高于正常或正常。
4、IV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小球病变更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0mg/g,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5、V期
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血肌酐升高,血压升高。
以上是糖尿病肾病的分期诊断标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