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9949次浏览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而导致的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易疲倦、头痛、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如果机体缺乏铁元素,就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缺铁性贫血常见的病因包括铁元素摄入不足、铁元素丢失过多、铁元素吸收障碍等。患者常出现头晕、乏力、易疲倦、头痛、心慌、气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以及便秘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铁剂、治疗病因、加强营养等。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药物,常用的铁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铁剂来补充铁元素。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病因,如治疗慢性失铁性疾病、调整饮食结构等。此外,患者还需要加强营养,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铁剂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能自行购买和使用铁剂。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