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4878次浏览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副作用有上火、加重湿热、影响月经、加重肾脏疾病等。
一.功效
1.补气升阳
黄芪被誉为“补气圣药”,其甘温之性能够入脾经,补益脾气,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
2.固表止汗
黄芪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通过增强卫气功能,固护肌表,从而达到止汗的效果。
3.利水消肿
中医认为,水肿多因气虚不能运化水液,导致水液停聚而成。黄芪通过补气健脾,促进水液代谢,从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4.生津养血
在中医理论中,气与血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黄芪通过补气生血,改善血虚或气血两虚导致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症状。
5.增强免疫力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中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这些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二.副作用
1.上火
黄芪性温,过量使用或热症患者服用后,容易引起上火症状,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等。
2.加重湿热
黄芪具有补气作用,但湿气重的患者服用过多会导致体内湿热加重,使病情加重。
3.影响月经
因为黄芪具有活血作用,可能会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影响月经周期。因此,女性在月经期间应谨慎使用。
4.加重肾脏疾病
黄芪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