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3458次浏览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赘生物的实质是白色血栓,其成分构成、病变特点、形成机制、临床意义如下:
1.成分构成
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在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病变主要累及心瓣膜,导致瓣膜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在受损部位黏附、聚集,形成血栓的起始点。
2.病变特点
这种赘生物一般呈粟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单个或多个串珠状单行排列于瓣膜闭锁缘。
3.形成机制
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由于免疫反应导致瓣膜的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促进了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进而逐渐形成白色血栓样的赘生物。
4.临床意义
这些赘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瓣膜的功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理改变,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同时,赘生物还可能脱落,引起栓塞等并发症。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赘生物的实质是白色血栓,其形成与瓣膜损伤、炎症反应以及血小板聚集等密切相关,对心脏功能和患者健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