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通过中药、西药及非药物干预治疗。中药类有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等,分别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等起安神作用;西药类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有不同作用机制和适用情况;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饮食调整)和心理调节(放松训练),对各年龄人群失眠改善有帮助
一、中药类安神治失眠药物
(一)酸枣仁
1.作用机制:酸枣仁含有酸枣仁皂苷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安神功效,研究表明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适用情况:对于因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表现为失眠多梦、心悸头晕等有一定效果,各年龄段人群若符合此证型均可考虑,但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
(二)远志
1.作用机制:远志中的远志皂苷等成分有镇静安神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研究显示其可通过影响大脑皮层的电活动来起到安神效果。
2.适用情况: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如伴有失眠、健忘、耳鸣等症状者,不同年龄人群需经中医辨证后合理应用。
(三)柏子仁
1.作用机制:柏子仁含脂肪油、挥发油等,能起到养心安神作用,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失眠症状,动物实验发现其能缩短小鼠入睡时间。
2.适用情况:对于心阴不足、心悸失眠者较为适宜,不同年龄人群需依据具体病情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二、西药类安神治失眠药物
(一)苯二氮类
1.代表药物:如地西泮等。
2.作用机制: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抑制作用,发挥镇静催眠等作用,能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3.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失眠,但老年人使用需谨慎,因其可能导致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来治疗失眠,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
(二)非苯二氮类
1.代表药物:如佐匹克隆等。
2.作用机制:作用于苯二氮受体复合物,但结合位点不同于苯二氮类,能选择性地促进GAB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3.适用情况:对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老年人使用时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儿童不建议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
三、非药物干预与失眠的关系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无论夜间睡眠如何,早晨都在固定时间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对各年龄人群的失眠改善有帮助,尤其是成年人,长期坚持可有效调节睡眠周期。
2.饮食调整:避免睡前过饱或饥饿,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对于有失眠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睡前适量饮用温牛奶可能有一定帮助,因其含有色氨酸等成分,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二)心理调节
1.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放松、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对于各年龄人群的失眠,通过心理放松训练可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改善睡眠。例如,成年人可在睡前进行10-15分钟的深呼吸放松,通过缓慢的深呼吸使身体和心理放松,有助于入睡;儿童则可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放松游戏来缓解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