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在调节运动功能、参与情感和情绪调节、调节内分泌功能以及影响认知功能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及不同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多巴胺这些方面作用的发挥,如老年人易受多巴胺相关运动障碍疾病影响,女性在多巴胺相关情绪调节可能有差异,内分泌活跃阶段易因多巴胺调节异常出现问题,儿童认知发育依赖正常多巴胺功能等
一、调节运动功能
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合成并释放的神经递质,在运动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中多巴胺含量正常时,能维持基底神经节对随意运动的协调功能。若该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多巴胺合成减少,会导致帕金森病,出现运动迟缓、震颤、肌强直等运动障碍症状,这已被大量神经科学研究证实,如相关动物模型及临床观察均支持此机制。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老年人因多巴胺能神经元自然退变等因素,更易受多巴胺能相关运动障碍疾病影响;儿童若有先天性多巴胺代谢相关异常,也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异常表现,需密切关注其运动发育情况。
二、参与情感和情绪调节
多巴胺与大脑的奖赏系统密切相关,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影响情感和情绪。当经历愉悦刺激时,这些脑区多巴胺释放增加,让人产生愉悦感、强化行为动机等。例如,人在进食美味食物、获得奖励或进行愉快社交活动时,多巴胺参与了愉悦情绪的产生过程。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和男性在多巴胺相关的情绪调节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可能在某些情感相关疾病中多巴胺调节异常表现更具特点;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压力大、焦虑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多巴胺分泌,进而影响情绪状态;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史的人群,多巴胺系统的异常更易被诱发,需特别关注其多巴胺水平及情绪变化。
三、调节内分泌功能
多巴胺能抑制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下丘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多巴胺,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抑制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如果多巴胺分泌不足或多巴胺能通路受阻,会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多,出现溢乳、月经紊乱等症状,这在临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已得到明确。不同年龄人群中,青春期、育龄期女性等内分泌活跃阶段,多巴胺对催乳素分泌的调节异常更易引发临床问题;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可能干扰多巴胺对内分泌的调节;有垂体疾病病史等人群,多巴胺调节内分泌的功能可能更易出现异常情况。
四、影响认知功能
多巴胺在认知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涉及注意力、学习、记忆等方面。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等区域,多巴胺参与调节认知功能。例如,多巴胺能增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促进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编码和记忆的巩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育依赖正常的多巴胺功能,若儿童时期多巴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认知发育;老年人随着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认知功能下降与多巴胺调节异常有一定关联;不同生活方式下,长期缺乏脑力刺激等可能影响多巴胺对认知的调节;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史等人群,多巴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更为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