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包括调节温度在20-25℃、控制光线(用遮光窗帘和柔和小夜灯)、屏蔽声音(用耳塞或放40分贝以下舒缓音乐);采用放松身心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针对感冒症状缓解,发热38.5℃以下物理降温(擦身等),鼻塞用生理盐水鼻喷雾或热敷;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用加湿器要定期清洁、密切观察体温,老年人要保证床铺舒适、谨慎降温、保持规律作息。
光线控制:睡前拉上遮光效果好的窗帘,避免外界光线干扰。如果有夜间必须开启的小夜灯,可选择光线柔和的,如红色光的小夜灯,因为红色光相对不会对人体褪黑素分泌产生过大影响,而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不利于睡眠。
声音屏蔽:可以使用耳塞阻挡外界嘈杂声音,或者播放一些舒缓的纯音乐,如自然白噪音(雨声、海浪声等),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营造安静的氛围,帮助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采用放松身心的方法
深呼吸:躺在床上,全身放松,慢慢地用鼻子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用嘴巴缓缓呼气,重复进行。每次深呼吸保持5~10秒,连续做10~15分钟。深呼吸能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人的身体和精神逐渐放松,缓解因感冒带来的身体不适带来的紧张情绪,进而促进睡眠。
冥想:集中注意力关注自己的呼吸,排除脑海中其他杂乱的思绪。如果脑海中出现杂念,不要刻意去驱赶,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冥想时间可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长期坚持冥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感冒期间因身体不适导致的睡眠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先紧绷脚部肌肉,保持5~10秒,然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异,接着依次对腿部、大腿、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肩部、颈部、面部的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身体充分放松,减轻感冒引起的肌肉酸痛等不适对睡眠的影响。
针对感冒症状的缓解
物理降温:如果感冒伴有发热,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体温降低后身体会感觉更舒适,有利于入睡。一般擦拭时间保持10~15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操作。
缓解鼻塞: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清洗鼻腔,能够减轻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症状。对于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鼻喷雾剂,且操作时要轻柔。也可以将毛巾用热水浸湿后敷在鼻部,利用温热效应缓解鼻塞,但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冒睡不着时,除了上述一般方法外,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安全性。例如在使用加湿器时,要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加湿器若污染可能引发其他呼吸道问题。同时,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在物理降温时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体温过低。
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后睡眠问题更需关注。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在调节睡眠环境时,要确保床铺舒适,床垫不要过硬或过软。如果老年人感冒伴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在采用物理降温等方法时要更加谨慎,如发热时不要盲目大量使用退热贴等降温产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且老年人的生物钟相对固定,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即使睡不着也不要长时间卧床,可进行一些舒缓的室内活动,但要避免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