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饮食控制外,运动也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最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1型糖尿病、青少年、儿童血糖不稳定,建议选择相对强度较小、时间较短的运动,因为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会导致低血糖。
2型糖尿病,则需要根据年龄、体重情况选择不同运动,判断基本条件为患者运动后最大运动心率值要达到正常人的50%~70%。
运动分为轻微有氧运动、中等度有氧运动、剧烈运动:
如果年龄较大,伴有慢性病,建议选择轻微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既达到有效能量消耗和锻炼身体目的,也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以及心血管疾病。
年轻人如果糖尿病病程较短,可以选择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
剧烈运动则适用于糖尿病病情较轻,年龄较小,比如中学生或是大学生,体重较大,身体素质良好人群。
另外,也可以练习阻抗运动,比如增强肌肉运动。因为糖尿病患者缺陷在于葡萄糖在血液里不被肌肉或者大脑使用,如果多采取阻抗运动,一方面会增强肌肉含量,也有利于促进葡萄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