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内容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密度和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这三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是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确。
骨质疏松除了主要与绝经妇女和老年有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外,还有可能会由多种疾病引起,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有:
第一、内分泌疾病。如1型和2型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第二、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
第三、慢性肾脏疾病。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
第四、胃肠道和营养性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胃肠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肝胆疾病、营养不良症、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等。
第五、血液系统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第六、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偏瘫、截瘫、运动功能障碍、肌营养不良症。
第七、长期制动。如长期卧床或太空旅行。
第八、器官移植术后。
第九、常使用下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癌药、甲状腺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