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右心衰竭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表现包括呼吸困难(活动时气短、休息稍缓、严重呈端坐呼吸等)和体循环淤血表现(肝脏淤血肿大、颈静脉怒张、水肿等);体征表现包括心脏体征(右心室扩大体征、心率加快)和其他体征(发绀),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在表现上有一定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机制:急性右心衰竭时,右心室泵血功能减退,肺循环淤血相对较轻,但仍会影响气体交换。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呼吸储备能力有限,呼吸困难表现更为明显,如呼吸频率增快等;成年人则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患有基础心肺疾病的特殊人群,如女性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更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肥胖等人群,本身心肺功能基础较差,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会更显著。有基础心脏病史的人群,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重。
2.表现:患者在活动时出现气短,休息后可稍缓解,严重时呈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二)体循环淤血表现
1.机制: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引起相应器官组织淤血。对于不同年龄,儿童体循环淤血可能影响肝、脾等器官的功能及生长发育,如婴儿可能出现肝脏增大明显;成年人则主要表现为外周组织淤血相关症状。性别差异不突出,但女性若合并妇科疾病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对体循环淤血表现的判断。生活方式中,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体循环淤血,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循环血容量,加重右心的负担。有慢性肝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表现可能更复杂,因为肝脏本身已有基础病变,淤血后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2.表现
肝脏淤血肿大:肝脏肿大是常见表现,可伴有压痛,急性右心衰竭时肝脏肿大较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肝区胀痛等症状。
颈静脉怒张:颈静脉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仰卧位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提示右心房压力升高。
水肿:多见于身体低垂部位,如双下肢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起床活动者以足、踝内侧较明显,卧床患者以腰骶部较为显著。病情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出现胸水、腹水等。胸水以双侧多见,也可单侧,以右侧更为常见,腹水则表现为腹部膨隆。
二、体征表现
(一)心脏体征
1.机制:右心衰竭时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听诊等体征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或退变情况不同,如儿童心脏相对较小,心音等表现与成年人有差异;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本身可能存在心肌退行性变等情况,会影响心脏体征的判断。性别对心脏体征影响不大,但有心脏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男性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时心脏体征可能更典型或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心肌,影响心脏体征,使心脏体征表现不典型。有心脏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心脏体征可能因手术相关改变而出现异常。
2.表现
右心室扩大体征:可听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吸气时杂音增强。
心率加快:由于心功能减退,机体为了代偿,心率会反射性增快。
(二)其他体征
1.机制:体循环淤血等情况还会导致其他体征变化。对于不同年龄,儿童可能因淤血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相应的特殊体征;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影响体征的判断。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女性若有内分泌相关疾病,可能会干扰体征判断。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时,体征可能相对不典型。有外周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体征表现可能与单纯右心衰竭有所不同。
2.表现:发绀,由于体循环淤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