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病变有无症状和有症状表现,无症状时早期多在体检发现,不同人群普遍如此;有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痰,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咳痰(量不多,合并感染时增多、性质变)、胸痛(隐痛或刺痛,靠近胸膜易出现,不同年龄及女性有不同需留意情况)、呼吸困难(病变严重影响通气功能时出现,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咯血(痰中带血常见,少数大量咯血,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
多数情况:肺部结节病变早期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做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胸部CT等)时被发现。这是因为肺部结节较小时,对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不大,所以不会引起咳嗽、胸痛等不适症状。例如,在常规的健康体检胸部CT筛查中,约有一定比例的人群会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但自身并无任何异常感觉。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无症状的情况普遍存在。年轻人如果是偶然发现的良性肺部小结节,通常也不会有症状;女性和男性在早期肺部结节病变时,症状表现差异不大,大多以无明显自觉症状为主。不过,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现肺部结节时可能需要更密切观察,但早期仍可能无典型症状。
有症状表现
咳嗽:
特点:可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者伴有少量白痰。如果肺部结节刺激支气管黏膜,就会引起咳嗽。例如,当肺部结节是炎症性的,炎症因子刺激气道会导致咳嗽。不同年龄人群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肺部结节引起咳嗽时,可能表述不清,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持续或反复咳嗽的情况;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咳嗽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也可能出现咳嗽症状。
机制:肺部结节病变导致气道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反射。如果结节是恶性的,随着结节增大,对支气管的压迫和刺激加重,咳嗽可能会逐渐加重。
咳痰:
特点:一般咳痰量不多,如果合并感染,可能会出现咳痰量增多,痰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变为黄痰等。当肺部结节合并细菌感染时,气道分泌的黏液增多,与炎症细胞等混合形成痰液。比如肺部结节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结节,就可能出现咳痰症状。不同性别在咳痰上无显著差异,但女性如果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出现咳痰症状时需谨慎用药,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
机制:感染发生时,气道黏膜的炎症反应使得黏液分泌增加,同时炎症细胞浸润,导致痰液产生。
胸痛:
特点:多为隐痛或刺痛,疼痛程度不一。当肺部结节靠近胸膜时,结节的生长可能会刺激胸膜,引起胸痛。例如,肺部周围型结节靠近胸膜,就容易出现胸痛症状。年龄较大的人群如果出现胸痛,需要警惕肺部结节恶变等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疾病的不典型表现可能增多。女性如果有乳腺疾病史,出现胸痛时需要鉴别是乳腺疾病还是肺部结节引起的胸痛,但肺部结节引起的胸痛与乳腺疾病引起的胸痛部位等有一定区别,肺部结节引起的胸痛多与呼吸、体位等关系密切。
机制:结节刺激胸膜,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胸痛感觉。如果结节侵犯胸膜或胸壁组织,胸痛可能会加重。
呼吸困难:
特点:一般在肺部结节病变较严重,影响肺部通气功能时出现。例如肺部结节较大,占据较多肺部空间,或者多个结节导致肺部广泛病变,就会影响肺的换气和通气功能,从而引起呼吸困难。老年人由于肺功能本身相对较弱,一旦出现肺部结节病变导致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加重等。儿童如果出现肺部结节导致呼吸困难,可能会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需要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机制:肺部病变影响了肺组织的正常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是肺功能受损的一种表现。
咯血:
特点:痰中带血较为常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较大量咯血。当肺部结节侵蚀周围血管时,就可能导致咯血。比如肺部恶性结节生长迅速,侵犯血管,就可能出现痰中带血甚至咯血。不同年龄人群咯血表现有差异,儿童出现咯血相对较少见,如果出现需高度重视,可能提示有较严重的肺部病变;老年人咯血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肺部结节恶变的几率相对较高。
机制:结节侵犯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随痰液排出体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