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大发作症状

来源:民福康

小儿癫痫大发作有前驱症状(部分患儿有),典型发作过程包括先兆期、强直期、阵挛期、惊厥后期,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特点,需脑电图、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诊断,要与癔症性发作、低钙惊厥等鉴别,治疗根据情况制定,护理发作时要防窒息等,发作后要安抚等并注意安全防护。

一、前驱症状

部分小儿癫痫大发作前可能有前驱症状,如在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患儿可能出现情绪改变,像烦躁不安、易激惹,或者精神萎靡等情况,不过并非所有患儿都会出现前驱症状。

二、典型发作过程

1.先兆期:部分患儿有先兆,比如感觉上腹部不适、胸部有气向上冲等,但先兆时间短暂,有时不易被察觉。

2.强直期:患儿突然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全身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表现为喉部痉挛,发出叫声,面色青紫,双眼上翻,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10-20秒左右进入阵挛期。

3.阵挛期:全身肌肉发生有节律的抽动,先从面部开始,逐渐波及全身。抽动频率由快变慢,最后持续数秒后停止。此期可持续30-60秒。

4.惊厥后期:阵挛期后,可能有短暂的强直痉挛,造成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随后呼吸首先恢复,心率、血压、瞳孔等逐渐恢复正常,意识也逐渐清醒。从发作到意识恢复通常需要数分钟,患儿清醒后常感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三、不同年龄小儿癫痫大发作的特点

1.婴儿期:婴儿癫痫大发作时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可能表现为点头、弯腰等局部肌肉的抽动,或者呼吸暂停等情况相对较多,由于婴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感觉,发作表现更易被忽视或误判。

2.幼儿期:幼儿在发作时除了全身抽搐等表现外,可能因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有限,发作时更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摔倒磕碰等,且此阶段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发作前后的描述不准确。

3.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此阶段小儿对发作有一定认知,可能会有恐惧等心理反应,发作表现相对更接近典型的全身强直-阵挛过程,但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儿发作时抽搐程度、持续时间等会有所不同。

四、辅助检查与诊断

1.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小儿癫痫大发作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特异性的痫性放电,如全导同步的棘波、棘慢波综合等,但部分患儿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能正常,需要多次脑电图检查甚至长程脑电图监测来提高阳性率。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如脑肿瘤、脑发育畸形等,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小儿癫痫大发作的病因,对于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五、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类似发作的情况鉴别,如癔症性发作,癔症性发作多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发作形式多样,缺乏癫痫发作的特异性脑电图改变;还需与低钙惊厥鉴别,低钙惊厥多发生于婴儿,常有低钙的病因,如维生素D缺乏等,血钙水平降低,补充钙剂后症状可缓解,脑电图一般无癫痫样放电。

六、治疗与护理注意事项

1.治疗方面:一旦确诊小儿癫痫大发作,需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病因明确者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癫痫发作频繁者需使用抗癫痫药物,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小儿的年龄、体重等因素,不同抗癫痫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2.护理方面

发作时护理:发现患儿癫痫大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松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强行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损伤。

发作后护理:患儿清醒后,要安抚患儿情绪,避免患儿因发作产生恐惧心理。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发作后的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小儿癫痫大发作的护理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防止患儿在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发生意外。

阅读全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