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5527次浏览
围生期心肌病是围生期首次发生的心肌病,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及多产妇,常表现为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在围生期(即怀孕第28周到产后6个月)首次发生的心肌病,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等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以下是关于围生期心肌病的一些重要信息:
1.高危人群: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初产妇和多产妇,且多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贫血等病史。
2.症状: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3.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进行诊断。心脏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4.治疗:包括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如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心律失常的治疗、抗凝治疗等。此外,还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贫血、控制血糖等。
5.预后: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对预后有很大影响。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6.预防:围生期心肌病重在预防。孕妇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并发症。
总之,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需要引起孕妇和医生的高度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