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0-25
6976次浏览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基因突变导致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过量铜在肝、脑、角膜、肾等器官沉积,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肝脏症状和眼部症状。诊断依据包括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小时尿铜排泄量增加、肝铜含量增加和基因检测。治疗方法包括低铜饮食、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Wilson于1912年首次报道,故又称Wilson病。以下是关于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ATP7B基因缺陷,引起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过量的铜在肝、脑、角膜、肾等器官沉积。
2.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如不自主运动、震颤、共济失调、吞咽及发音困难、精神症状等。
肝脏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肝脾肿大等。
眼部症状:如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出现的绿褐色或金褐色环)。
3.诊断: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24小时尿铜排泄量增加。
肝铜含量增加。
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4.治疗:
低铜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坚果、贝类等。
药物治疗:使用排铜药物,如青霉胺、曲恩汀等。
对症治疗:针对神经精神症状、肝脏症状等进行相应的治疗。
5.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怀疑孩子有肝豆状核变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家庭成员也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