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1497次浏览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其最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心源性休克。
2.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心脏骤停和心源性休克。
3.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引起心源性休克。
4.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等,可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源性休克。
5.急性心肌炎:病毒感染等可导致心肌炎症,影响心肌收缩力,引发心源性休克。
6.其他:如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心包填塞等,也可导致心源性休克。
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
1.补充血容量:快速补充液体,增加心脏的前负荷,提高心输出量。
2.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
3.纠正心律失常:如发生室颤等心律失常,应立即进行电除颤或心肺复苏。
4.治疗原发病:针对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溶栓、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5.其他治疗:如使用机械辅助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帮助心脏恢复功能。
总之,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