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6538次浏览
急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
急性肾衰竭:常有明确的病因,如肾前性因素(如大量失血、脱水)、肾性因素(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后性因素(如尿路梗阻)。
慢性肾衰竭:多由慢性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来,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2.症状:
急性肾衰竭:起病急骤,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慢性肾衰竭:症状相对隐匿,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皮肤瘙痒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衰竭:血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慢性肾衰竭:血肌酐、尿素氮持续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还可出现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4.影像学检查:
急性肾衰竭:B超或CT检查可发现双肾体积增大或正常。
慢性肾衰竭:B超或CT检查可发现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
5.治疗反应:
急性肾衰竭:去除病因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损害不可逆转,需长期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急慢性肾衰竭的鉴别可能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因素。对于疑似肾衰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复查,以延缓肾衰竭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