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1693次浏览

根据小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若要明确诊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主要标准:

心内膜炎证据:心脏杂音、新出现的反流、心内膜赘生物、心室壁脓肿。

全身感染表现:发热、贫血、脾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

2.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介入治疗、心脏手术、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静脉药瘾、导管相关性感染。

免疫反应: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类风湿因子阳性。

微生物证据:血培养阳性、心内膜炎相关抗体阳性。

在诊断小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需要综合考虑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若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或脓肿,结合发热、贫血等全身感染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若仅发现易患因素或免疫反应等次要标准,需要进一步行血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儿,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微生物经血液循环感染心内膜造成的疾病,考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多数患者是由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感染引起的,也可见于肠球菌、衣原体等感染。一般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和侵袭力较弱,患者中毒症状轻,感染迁移现象较少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是怎样的?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出现发热、贫血、乏力等症状。 1.发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是因机体遭受毒力较强的病原体感染所致,病原体在体内复制并释放毒素,毒素损伤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机体出现发热的情况。 2.贫血 病原体释放的毒素还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红细胞的合成,可导致机体出现贫血,引起面色苍白、困倦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有几个?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具体有几个难以明确,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率失常、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率失常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会导致心肌节律发生异常,影响正常心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 2.心包积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心包膜发生炎性感染,大量炎性物质聚集在心包内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和诱因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是肠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诱因包括侵入性检查、心脏病变、抵抗力低下等。 1、侵入性检查 如进行深静脉置管、透析、不规范的拔牙操作等侵入性操作,病原微生物可进入血液到心内膜引起感染。 2、心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什么症状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瘀点、心脏杂音等症状。 1、发热 由于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中枢功能紊乱,造成产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从而出现发热现象。 2、皮肤瘀点 由于病原菌进入人体后会随着血液循环散播到身体各个器官,可能会侵入皮下皮肤,导致皮肤血管炎,引起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多有寒战、高热,全身症状明显。患者可出现瘀点、瘀斑,可伴有贫血、肝脾大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心脏相关的症状,如心脏杂音、呼吸困难、水肿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肾脏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而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哪种疾病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导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如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等,会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这种异常的血流状态会导致局部形成涡流、血流缓慢等情况,为细菌的定植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瓣膜组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药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药。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氨苄、万古霉素等,详情如下: 1、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药物,特别是针对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敏感菌株。其毒性小、疗效好,能有效控制感染。 2、头孢氨苄 当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治疗效果不佳时,
最容易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人群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最容易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容易形成湍流和涡流。这些异常的血流状态为细菌等微生物的附着和定植提供了条件。比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反流的血液可在局部形成漩涡,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而器质性心脏病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一般为10至20毫升。 首先,这样的采血量有助于提高培养的阳性率。足够的血量能够增加检测到病原菌的机会,因为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数量相对较少,较大的采血量可以提高捕获它们的可能性。 其次,10至20毫升的采血量能更好地反映全身血液的情况。心内膜炎时,病原菌可能在血液中
急性心内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内膜炎是临床上比较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会发生在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当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结构性心脏病会产生由高压气向低压区流动的血流,而血流就会导致涡流出现,涡流中心就是无压区。如果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拔牙或者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导致细菌入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比较危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会威胁患者健康,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赘生物,赘生物不断播散,就导致各重要脏器出现栓塞,甚至是脓肿。目前,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治疗是早期、足量长疗程的进行抗生素治疗。也需要通过抽血进行化验,找到敏感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比较危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会发生在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当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或者瓣膜病。如果心脏结构出现异常,心脏就会有从高压区到低压区的血流流过。血流在由高压区到低压区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涡流,涡流的中心处会产生无压区。如果属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拔牙或者静脉注射时,很有可能造成菌血症。所以患者需要
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贾秋菊 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第一医院 三甲
引起心内膜炎原因包括心脏存在基础病变以及存在感染性疾病两个基础上造成,一般会有心脏瓣膜病变,比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或者二尖瓣退行性改变或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或者是进行换瓣手术人在感染微生物基础上,这些微生物可以在累积虚假形成赘生物,就出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情况,一般认为是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心内膜炎比较多见,近年来金黄色
心内膜炎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内膜炎主要是指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表面发生微生物的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等。这些病原微生物通过血行途径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者临近大动脉内膜,常常可以形成赘生物,其中瓣膜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要积极地给予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主要病因为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途径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者邻近的大动脉内膜,常常伴有赘生物的形成。临床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其病原体主要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