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4356次浏览
脑卒中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中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梗死灶较小,临床上仅表现为轻微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易被人们忽视。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出血,又称脑溢血,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吸烟等。另外,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排便用力、饮酒、洗澡等都是脑溢血的诱发因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有相关需求,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