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1209次浏览
肝昏迷也称为肝性脑病,主要考虑和肝脏功能衰竭、血氨水平升高、电解质紊乱等相关,可以通过支持性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进行治疗。
一.原因
1.肝脏功能衰竭
急性或慢性肝病,如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等,会导致肝脏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特别是血氨,进而引发肝昏迷。
2.血氨水平升高
摄入过量蛋白质、上消化道出血、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的氨增多时,肝脏无法有效处理,氨会透过血脑屏障,干扰脑功能。
3.电解质紊乱
使用利尿剂、大量放腹水导致低钠、低钾血症,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电解质不平衡后,也可能影响到脑功能,导致肝昏迷。
二.治疗
1.支持性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溶液进行灌肠,可以清除肠内积食、积血等,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2.药物治疗
患者遵医嘱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改善肝功能和脑部代谢状态。使用谷氨酸、维生素B6等药物,能够改善脑部代谢状态,降低血氨浓度,对肝昏迷有辅助治疗作用。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治疗不理想且有肝衰竭的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植入健康的肝脏,可以恢复肝功能,改善肝昏迷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