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母乳喂养妈妈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配方奶喂养选合适配方奶、添加辅食宝宝吃西梅泥等)、腹部按摩(饭后1小时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10-15分钟,每天2-3次)、增加活动量(让8个月宝宝多爬行,每天几次,每次10-15分钟)、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两餐间喂30-50毫升温水,可适量加果汁但以温水为主)来改善宝宝便秘,若调整后无改善或有异常表现及时就医排查疾病。
配方奶喂养宝宝:选择合适的配方奶,部分配方奶针对便秘问题进行了优化,其中的成分更接近母乳,有助于宝宝肠道健康。冲调配方奶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避免过稠增加宝宝肠道消化负担。
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逐渐添加一些有助于缓解便秘的辅食,如西梅泥,西梅中含有山梨醇等成分,能起到软化大便的作用;还有南瓜泥、红薯泥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通常7-9个月的宝宝,每次可以尝试喂食1-2勺泥糊状辅食,然后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量。
腹部按摩
家长可以在宝宝饭后1小时左右,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宝宝肠道的蠕动,帮助粪便排出。比如,按照宝宝腹部的结肠走向,从右下腹向上、向左、再向下按摩,模拟肠道蠕动方向。
增加活动量
鼓励宝宝多活动,对于8个月大的宝宝,可以让其在安全的环境下多爬行,爬行能够促进宝宝全身的运动,包括肠道的蠕动。一般每天可以安排几次爬行时间,每次10-15分钟左右,让宝宝在爬行过程中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肠道功能的改善。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温水,在两餐之间可以喂1-2次,每次喂水量大约30-50毫升。充足的水分可以使大便保持湿润,便于排出。如果宝宝不喜欢直接喝温水,也可以在水中稍微添加一点果汁(如苹果汁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糖分摄入过多),不过还是以温水为主。
观察与就医
密切观察宝宝便秘的情况,如果经过上述调整后,宝宝便秘情况仍没有改善,或者宝宝出现腹胀明显、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导致的便秘,如先天性巨结肠等肠道发育异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