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使用妥布霉素需极其谨慎,用药前要评估病情和基础状况,用药途径分局部外用和全身用药,用药过程要监测听力、肾功能和药物浓度,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需谨慎,要权衡风险受益比,密切观察反应,异常立即停药。
病情评估:首先要明确新生儿是否真正存在敏感菌感染的情况,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例如通过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基础状况评估:了解新生儿的体重、胎龄、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比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新生儿对妥布霉素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导致药物蓄积。
用药途径
局部外用:如果是眼部感染等局部情况,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局部制剂时,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避免污染药物,滴药时轻轻拉开下眼睑,将药液滴入眼内,然后轻闭眼睛片刻。
全身用药:全身使用妥布霉素一般通过静脉滴注等方式,但新生儿全身用药风险更高,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只有在明确有严重全身细菌感染且其他更安全的抗生素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用药监测
听力监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耳毒性,新生儿使用妥布霉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听力,可通过观察新生儿对声音的反应等初步判断,必要时进行听力测试等专业检查。
肾功能监测:定期检查新生儿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因为妥布霉素主要经肾脏排泄,防止出现肾功能损害。
药物浓度监测:有条件的情况下监测妥布霉素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药物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温馨提示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使用妥布霉素时要更加谨慎,严格评估风险受益比,可能需要更低的剂量,并加强各项监测。
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对于有宫内感染高危因素、出生后有感染风险较高情况的新生儿,在考虑使用妥布霉素时,要权衡使用抗生素可能带来的获益与潜在的耳肾毒性等风险,能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的情况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使用药物后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如听力改变、尿量异常等要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