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人抽风时,首先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场所,然后解开衣领和腰带、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风时间和表现,呼叫急救人员并等待其到来,等待时继续观察患者情况,不同情况急救有细节差异。
一、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场所
当发现有人抽风时,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平坦的地面或床面等,避免患者在抽风过程中摔倒、碰撞受伤。例如,将患者移至远离桌椅、台阶等硬物的区域,防止其在抽搐时碰到这些物体而加重损伤。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解开衣领和腰带:及时解开患者的领口、领带、腰带等束缚颈部和胸部的物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气道受压而影响呼吸。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解开衣物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头偏向一侧: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在抽搐时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口腔内有分泌物,应及时清理,但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对于婴幼儿患者,更要小心操作,可将其头部稍微垫高并偏向一侧。
三、记录抽风时间和表现
在患者抽风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抽风开始的时间以及抽搐的具体表现,如抽搐的部位(是全身抽搐还是局部抽搐)、抽搐持续的时间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后续判断病情非常重要。例如,如果是儿童患者,要观察其抽搐时是否伴有双眼上翻、口唇发紫等情况,并准确记录时间。
四、呼叫急救人员
在采取上述初步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如拨打120),向急救人员简要说明患者的情况,包括抽风的大致表现、持续时间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既往有癫痫病史的人再次抽风,要特别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病史等相关信息。
五、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要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呼吸、脉搏等。如果患者抽风时间较长(一般超过5分钟),或者抽搐停止后意识仍未恢复,应继续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等,但这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操作,非专业人员在等待急救人员时主要是密切观察和维持现场安全。对于儿童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注,避免其因紧张而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因引起的抽风急救基本步骤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操作细节上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例如,儿童的骨骼、肌肉等发育尚未完全,在转移和护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抽风,要格外注意其基础疾病可能对急救产生的影响,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加重其基础疾病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