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器械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超重者减重、避免睡前不良行为)和睡眠姿势改变(侧卧位);器械治疗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和口腔矫治器;手术治疗是根据阻塞部位行上气道手术;儿童打鼾需关注腺样体等情况,妊娠期女性打鼾要控制体重、侧卧位并关注相关疾病。
睡眠姿势改变:尽量采取侧卧位睡眠,避免仰卧位。因为仰卧位时舌根容易后坠,堵塞气道,而侧卧位可减少舌根后坠,减轻气道阻塞,从而减轻打鼾症状。
器械治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通过鼻罩或面罩在睡眠时向气道内提供一恒定的正压气流,使上气道始终保持开放状态,防止气道塌陷。这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打鼾的常用有效方法。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CPAP治疗可明显改善打鼾及呼吸暂停情况,提高睡眠质量。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打鼾及单纯性鼾症患者。口腔矫治器可将下颌向前牵拉,使舌体随之向前,扩大咽腔体积,减轻气道阻塞。不同类型的口腔矫治器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但都旨在通过改变口腔和下颌的位置来改善气道通气。
手术治疗
上气道手术:根据不同的阻塞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如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主要适用于腭部狭窄导致打鼾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悬雍垂、腭垂腭咽组织,扩大咽腔,减轻打鼾症状。还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等,适用于因鼻腔结构异常导致打鼾的患者,纠正鼻腔结构后可改善鼻腔通气,间接减轻打鼾。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手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打鼾:儿童打鼾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有关。如果是腺样体肥大导致,对于症状较轻的儿童,可先观察随访,注意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加重腺样体炎症,导致肥大加重。对于症状严重,影响呼吸、生长发育等的儿童,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同时,儿童打鼾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睡眠时呼吸情况,如是否有呼吸暂停、憋醒等情况,及时就医。
妊娠期女性打鼾:妊娠期女性打鼾可能与体重增加、激素变化等有关。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过度肥胖。睡眠时尽量采取侧卧位,以减轻打鼾症状。同时,要密切关注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因为打鼾可能与这些疾病有一定关联,需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