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以高热、剧烈关节疼痛和皮疹为典型症状。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其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与登革热传播媒介相同),病毒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类后,会在血液中快速复制,引发免疫反应。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存在不同基因型,可能存在重复感染风险。
患者通常在感染后1-12天发病,突发高热(可达40℃)伴寒战,随后出现关节剧烈疼痛(常影响手腕、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遗留慢性关节炎。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红斑样皮疹,部分伴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尽管死亡率低,但严重关节痛可能显著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