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
就诊科室:感染内科
诊断

基孔肯雅热诊断方法通常包括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血凝抑制试验等。

1.血常规检查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同时部分白细胞会迁移至感染部位参与免疫应答。此时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

2.生化检查

随着基孔肯雅病毒不断复制,会损害肝脏、肾脏功能,在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查时,可发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异常。

3.血清学检查

人体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在感染早期,B淋巴细胞受病毒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开始分泌IgM抗体。通过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若结果为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基孔肯雅热。

4.病原学检查

将从患者血液、脑脊液等液体中提取出的标本,接种到敏感细胞中,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使细胞出现病变效应,如细胞圆缩、脱落等。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合免疫荧光法、PCR检测病毒核酸等方法,可确认是否为基孔肯雅热。

5.血凝抑制试验

基孔肯雅病毒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的能力,但如果患者血清中存在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时,抗体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抗原结合,会阻止病毒与血细胞的凝集反应。因此,若加入血清后凝集被抑制,可推断患者血清中存在相应抗体,能辅助诊断基孔肯雅热。

如果患者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的症状,要尽快到医院的感染就诊,以明确诊断。在病程中,患者体内携带病毒,仍有可能通过蚊子传播给他人。因此,要做好防蚊隔离措施,居住环境要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驱蚊液等防蚊产品。

点击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