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诊断

  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

  1、实验室检查

  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所以对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查,可评估心肌缺血的风险。另外,心肌缺血发生梗死时,血液中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可出现异常升高,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查,可判断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2、影像学检查

  心脏彩超检查可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发生异常变化,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心脏增大、心瓣膜病变或心肌肥大等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可以观察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

  3、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对心肌缺血的初步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点击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