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怎么治疗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怎么治疗

科普内容

经典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不治疗,在40岁之前几乎100%会发生癌变,所以要尽早行手术治疗,行全大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加末端回肠造口术。首选是腹腔镜手术,因为切口小,恢复快,而且手术后发生肠粘连的概率也会低很多。

如果病人的直肠息肉比较少,也可以考虑保留直肠并定期随访。轻表型FAP的病人的息肉比较少,发生癌变的年龄比较晚,可以先定期行结肠镜下切除息肉,尽量推迟行全结肠切除术的时机。

但是如果合并硬纤维瘤或者有硬纤维瘤家族史的病人,因为一旦行全结肠切除术,手术后发生硬纤维瘤的概率非常高,一旦发生硬纤维瘤,会在肚子里面疯狂的生长,最后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所以对于这样的病人要尽量推迟行全结肠切除术的时机。另外,还要定期行胃镜检查,及时处理胃和十二指肠里面的息肉,防止发生癌变,还要定期行甲状腺彩超,定期行腹部的磁共振或者CT检查,了解小肠息肉和小肠癌的情况。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3.56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食道上有息肉要紧吗
江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食道上有息肉是否要紧,取决于息肉的类型和大小。 如果是良性增生性息肉且面积较小,且没有临床症状,则通常不要紧,也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或息肉面积较大,且引起了吞咽困难、消耗性体重下降、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这种情况比较要紧,患者应积极进行规范治疗,以免病情持续进展,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患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危险因素包括饮食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病理因素等。 1、饮食因素 长时间低纤维饮食、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或饮食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概率。 2、遗传因素 大肠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若本身家族中有人患病大肠癌,则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就高于其他正常人群。 3、病理因
贲门肿瘤有多少是良性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贲门肿瘤中,良性肿瘤占比较大。据统计,约有70%~80%的贲门肿瘤为良性肿瘤。 贲门部位的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腺瘤性息肉、脂肪瘤、平滑肌瘤和纤维瘤等。主要由分化良好的脂肪组织构成,大部分位于胃窦部,也可发生在贲门部。它主要引起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呕吐等症状,贲门处的病变还可能影响吞咽功能。 对于贲门良
胃息肉是癌变前兆吗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息肉不一定是癌变前兆,但部分胃息肉存在癌变风险。 胃息肉的类型有很多,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这些息肉通常不会恶变。但是,一些特定类型的胃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等特征可能会影响其恶变的可能性。 此外,年龄较大、有家族性息肉病等因素也会增加胃息肉癌变的
什么是乙状结肠息肉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乙状结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形态多样,可能呈扁平状、半球形或带蒂;类型上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 该病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大多数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
肛门息肉痔疮会癌变吗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痔疮一般不会癌变。肛门息肉是不是会癌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肛门息肉、痔疮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痔疮考虑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引起的,属于良性病变,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发生癌变。肛门息肉是肛管内腔上皮的隆起性病变,包括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其中错构瘤性息肉、炎性
排便出血是肛裂吗
喻苗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排便出血不一定是肛裂。 肛裂可能引起明显的排便时出血,血液一般呈鲜红色,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粪便对裂口处产生刺激导致其进一步受损而造成的。但除了肛裂外,出现此症状还可能是痔、直肠息肉、直肠炎等疾病造成的,并不是肛裂特有的表现。所以建议出现症状后先就医采取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再给予相应治疗以缓解症状。
产后排便出血的原因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产后排便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痔疮、肛裂、肠道损伤、肠道疾病等。 1.痔疮 怀孕及分娩过程中,腹压增加,容易诱发或加重痔疮。痔疮可导致便后出血,常为鲜红色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或便后滴血。 2.肛裂 产后便秘等因素可能导致肛裂,排便时会有剧烈疼痛伴出血。 3.肠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对肠道
直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0.3cm是否需要切除,取决于息肉的具体类型、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小于0.5cm的良性息肉,且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如家族遗传史、多个息肉等,可以选择定期观察,不一定需要立即切除。但是,如果息肉有恶性特征或增长迅速,或者患者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切除,电灼切
拉屎拉血是怎么回事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拉屎拉血医学上称为便血,常见的原因有上消化道出血、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1、上消化道出血 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出血量较大时也可能出现便血。 2、肠道疾病 如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等。 3、全身性疾病 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便血。 如果便血持续或
直肠息肉有什么临床表现
王加勇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如果是单发的直肠息肉,在息肉比较小的情况下,一般是没有临床表现的,但息肉比较大时会有直肠的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下坠感,有时伴有排便形状的改变。排便形状的改变是直肠息肉比较大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出血之后与粪便混合到一块,就会出现黑便,甚至血块。直肠息肉是属于良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变为腺瘤,甚至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
直肠息肉和痔疮有什么不同
郭卫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和痔疮从发病原因来说完全不一样,息肉实际上是直肠粘膜所生发出的赘生物,息肉生发原理是由直肠粘膜细胞增生形成,而痔疮是由静脉团迂曲形成。直肠息肉和痔疮治疗也完全不同,直肠息肉实际上只需要把息肉从根部切除就可以,但是痔疮治疗方法就跟息肉完全不同,痔疮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阑尾炎术后肠粘连怎么治
杨晓峰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阑尾炎术后肠粘连主要以预防为主,术中:第一,减少副损伤;第二,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发生;第三,减少出血,因为出血也是造成肠粘连的因素之一。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先执行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灌肠等处理方式。保守治疗无效,经过两到三天,一般粘连性肠梗阻都会得到治愈。超过三天粘连性肠梗阻没有治愈,可以选择开腹进行粘连松解术。预防肠粘连还要提倡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防止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重要手段。
阑尾炎术后多久就不怕肠粘连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阑尾手术后两周就不怕肠黏连了,阑尾手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小手术,而且肠黏连发生概率本身也是很低,如果阑尾手术后两周以后没有出现腹痛、发烧或者排便比较通畅的话,就可能没有肠黏连。阑尾手术以后要注意及早下床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会减少肠黏连发生,另外要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也有利于排便,也可以预防肠黏连发生。
直肠息肉多久复查一次
张继业 主任医师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多久复查一次要根据具体息肉性质而定,如果息肉较小,病理诊断检查为良性息肉,如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第二次复查肠镜时间为半年。如果息肉较大,基底较宽,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息肉,有发生癌变可能,第二次复查肠镜时间为三个月。如果没有再发现息肉可以在两年到三年进行复查,如果仍没有发现息肉,可以在五年再进行复查。
阑尾炎术后多久就不怕肠粘连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阑尾炎术后,大概一周之内没有出现肠粘连,便不用害怕了。因为腹部手术会对腹部脏器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产生粘连的几率本身就非常高,所以在阑尾炎手术以后,患者应该尽早下床活动,增加肠道的运动。当肠道功能恢复,排气排便以后,应该尽早的进行相应的进食,刺激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和蠕动,减少肠道的静默时间,从而防止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