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半脱位症状
桡骨头半脱位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集中在肘关节外侧,多为中度持续性,活动时加剧;肘关节周围尤其肘外侧肿胀,早期不明显,23天进展,之后逐渐消退;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外观可见肘关节微屈、前臂旋前的轻度畸形,久拖不治可能致肌肉萎缩加重畸形。此病症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家长牵拉孩子手臂时需小心,怀疑脱位应及时就医,有病史儿童要注意保护患肢。
一、疼痛
1.疼痛部位:桡骨头半脱位常导致肘关节部位出现疼痛,主要集中在肘关节外侧,也就是桡骨头所处位置。此处是肱桡关节的关键部位,脱位时关节结构改变,对周围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疼痛。
2.疼痛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通常为中度疼痛,小儿常表现为啼哭,拒绝触碰患肢,部分患儿可能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在年龄较大能表达的儿童,可描述为肘关节处较为明显的疼痛。
3.疼痛特点:一般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当试图屈伸肘关节或旋转前臂时,由于脱位的桡骨头对周围组织进一步牵拉、刺激,疼痛会明显加重。
二、肿胀
1.肿胀部位:肘关节周围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以肘外侧更为显著。这是因为桡骨头脱位后,周围软组织受到损伤,局部血管破裂、渗出,导致组织间隙内液体增多,从而出现肿胀。
2.肿胀程度:早期肿胀可能不太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数小时至一天左右,肿胀可能逐渐加重。轻度肿胀表现为皮肤略紧绷,皮纹变浅;中度肿胀时肘关节外形改变,可呈轻度膨隆;重度肿胀时肘关节周围皮肤发亮,严重影响关节活动。
3.肿胀变化:肿胀在受伤后的前23天处于进展期,之后若处理得当,如及时复位、适当制动等,肿胀会逐渐开始消退。通常在一周左右,肿胀可明显减轻。
三、活动受限
1.肘关节活动: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明显受限。正常情况下,肘关节屈伸范围较大,而桡骨头半脱位后,由于疼痛和关节结构异常,患儿往往不敢主动屈伸肘关节,被动屈伸时也会因疼痛加剧而抗拒。伸直动作可能无法完成,弯曲程度也会较正常时减小。
2.前臂旋转活动: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动作同样受限。桡骨头在正常情况下参与前臂的旋转运动,脱位后其正常的解剖位置改变,限制了前臂的旋转功能。患儿可能无法自如地将手掌向上(旋后)或向下(旋前)翻转,强行旋转会引起剧烈疼痛。
四、外观畸形
1.一般外观:肘关节外观可能出现轻度畸形,表现为肘关节微屈,前臂处于旋前位,这是一种为减轻疼痛而出现的保护性姿势。与正常一侧对比,可发现患侧肘关节的形态略有改变,整体略显僵硬。
2.特殊情况:少数情况下,若脱位时间较长未得到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局部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外观畸形,且关节功能恢复难度也会增加。
温馨提示:桡骨头半脱位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因其桡骨头发育尚未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容易发生脱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牵拉孩子手臂时应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牵拉,如上下楼梯、穿脱衣服时要格外小心。若怀疑孩子桡骨头半脱位,应避免自行反复尝试复位,以免加重损伤,需及时就医。对于有桡骨头半脱位病史的儿童,由于其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在后续生活中仍需注意保护患肢,减少类似损伤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