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苯丙酮尿症是常见氨基酸代谢病,由PAH基因缺陷致PAH缺乏或活性减低,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蓄积并排出。其发病机制与基因缺陷、代谢紊乱相关,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外观及其他症状,诊断靠新生儿筛查、血苯丙氨酸测定、基因诊断。治疗管理包括饮食、药物及定期监测,特殊人群有不同考虑,早期诊断并规范饮食控制预后较好,否则预后差,早期诊断和规范饮食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

一、疾病定义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或其活性减低,致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二、发病机制

1.基因缺陷: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PAH基因缺陷引起,该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其突变类型众多,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突变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导致PAH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对苯丙氨酸的代谢。

2.代谢紊乱:正常情况下,苯丙氨酸在PAH的作用下转化为酪氨酸,而苯丙酮尿症患者由于PAH缺乏或功能异常,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使得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显著升高,同时旁路代谢增强,产生大量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异常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在体内蓄积会对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三、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新生儿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出现智力发育落后,患儿的智商通常低于正常儿童,还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多动、焦虑、抑郁等,部分患儿会有癫痫发作,婴儿期多表现为痉挛发作,形式多样。

2.外观:患儿皮肤白皙,头发由黑变黄,这是因为黑色素合成减少,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黑色素合成途径的影响有关。

3.其他:患儿尿液和汗液常有特殊鼠尿臭味,这是由于苯乙酸从尿中排出所致。

四、诊断方法

1.新生儿筛查:多数国家和地区将苯丙酮尿症纳入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通常采用干血斑滤纸血片苯丙氨酸浓度测定的方法。我国多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该试验可以半定量测定苯丙氨酸浓度,若苯丙氨酸浓度大于120μmol/L(2mg/dl),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血苯丙氨酸测定:对于新生儿筛查阳性的患儿,需要进行血苯丙氨酸定量测定,典型的苯丙酮尿症患儿血苯丙氨酸浓度常>1200μmol/L(20mg/dl),同时酪氨酸浓度正常或降低。

3.基因诊断: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明确PAH基因的突变类型,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儿以及家族遗传咨询等有重要意义,能够确定患儿是否为纯合子或杂合子状态等基因携带情况。

五、治疗与管理

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低苯丙氨酸饮食。饮食治疗的关键是保证患儿体内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既能够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避免苯丙氨酸蓄积中毒。婴儿主要采用低苯丙氨酸奶粉喂养,较大儿童可以添加低苯丙氨酸含量的辅食,如大米、玉米淀粉等,同时要避免食用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如母乳、牛奶、肉类、蛋类等。饮食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一般建议至少持续到青春期以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饮食控制。

2.药物治疗:目前有四氢生物蝶呤(BH4)等药物用于辅助治疗,对于BH4缺乏型苯丙酮尿症患儿,除了饮食控制外,还需要补充BH4,但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使用。

3.定期监测:患儿需要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同时,要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智力发育等指标,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等。

六、特殊人群考虑

1.新生儿及婴儿:新生儿期通过新生儿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苯丙酮尿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规范的饮食治疗。婴儿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在饮食控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避免因饮食控制不当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要严格按照低苯丙氨酸饮食的要求进行喂养,密切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和生长发育指标。

2.儿童及青少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选择范围逐渐扩大,在饮食管理上需要家长和患儿有较强的自律性,要教育患儿了解苯丙酮尿症的病情和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避免摄入高苯丙氨酸的食物。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由于饮食限制可能会对患儿的社交活动等产生影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3.女性患者:女性苯丙酮尿症患者在生育前需要将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至少3个月以上,因为高苯丙氨酸血症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低下、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在孕期也需要持续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饮食方案,确保孕期母婴健康。

七、预后

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严格进行饮食控制,多数患儿的智力发育可以接近正常水平,生长发育也能够达到正常儿童的标准,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等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如果诊断不及时,没有进行规范的饮食治疗,患儿会出现严重的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较差。所以,早期诊断和规范的饮食治疗是改善苯丙酮尿症患儿预后的关键。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人体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患者的尿液中会排出大量的苯丙氨酸。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男人小便气味很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男人小便气味很重可能与细菌性膀胱炎、苯丙酮尿症、淋病等疾病有关,具体治疗方式需要根据病因决定。 1、细菌性膀胱炎 细菌性膀胱炎一般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尿液浑浊、尿液有异味以及尿道灼烧感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克洛等抗生
女性尿液异味大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女性尿液异味大,可能是饮食因素、尿道炎、苯丙酮尿症等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1、饮食因素 如果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类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后,代谢物质中会产生较多的氨素,而氨素一般是通过尿液排泄的,所以会导致尿液异味比较大。此时只需注意及时调整饮食即可,建议多喝水,多吃果蔬类食物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原因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等有关。 1.环境因素 若孕妇在妊娠期间接触到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某些化学物质等,可能会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风险。 2.遗传因素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曾经有过先天性房间
腋下有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腋臭
张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腋臭是指狐臭。腋下有味道是不是狐臭,通常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若患者存在狐臭,腋窝处汗液分泌物会被皮肤上存在的细菌分解,易产生特殊的气体,从而导致患者存在腋下有味道的情况。但如果患者存在苯丙酮尿症,易引起苯丙氨酸和其代谢生成的物质大量堆积在体内,通常会引起尿液存在鼠尿臭味或霉味,此时腋下有味道一般不
新生儿足底血查什么疾病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足底血可以筛查多种疾病,其中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等。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是由于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所致。CH可导致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问
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几项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疾病筛查一般有五项,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以及听力筛查。 1.苯丙酮尿症 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导致患儿智力低下、头发枯黄、皮肤白皙、尿液有鼠尿味等。早期筛查并给予特殊饮食干预,可以有效避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项目有哪些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项目主要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 1.苯丙酮尿症 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导致患儿智力低下、头发颜色变浅、皮肤白皙、尿液有鼠尿味等。通过足底血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患儿,及时给予特殊饮食治疗,避免智力损害的
新生儿筛查项目有哪些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筛查项目主要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苯丙酮尿症筛查、听力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其他筛查项目。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 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通过检测新生儿足跟血中的促甲状腺激素
新生儿抽血筛查主要是查什么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抽血筛查主要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其他疾病等。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这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导致呆小症等后果。通过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及时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表现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表现有皮肤白皙、头发枯黄、尿液有鼠尿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异常等。 1.皮肤白皙 由于黑色素合成减少,患儿皮肤可能较正常新生儿更为白皙。 2.头发枯黄 头发颜色往往比较浅,呈现枯黄的状态。 3.尿液有鼠尿味 这是苯丙酮尿症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主要是由于苯丙酮酸等
苯丙酮尿症不能吃什么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为饮食治疗,原则是长期坚持低苯丙氨酸饮食。在婴儿早期,不能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包括母乳、牛奶、鸡蛋、肉类、米粥、面条等。患儿主要采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治疗,较大婴儿及儿童可添加牛奶、粥类、面条、鸡蛋等。添加食品应以低蛋白、低苯丙氨酸为原则,其量和次数依据血苯丙氨酸浓度而定。
苯丙酮尿症遗传方式
王耀邦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而因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临床表现有智力发育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尿里有霉臭味。苯丙酮尿症是目前能够诊断治疗遗传性疾病,在新生儿筛查时如果确诊,给予苯丙氨酸配方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苯丙酮尿症能治好吗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苯丙酮尿症,主要是指孩子酪氨酸代谢异常,其属于代谢性疾病,所以是不能治好的。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可以给孩子吃低苯丙氨酸的奶粉,并在断奶以后,主要以低苯丙氨酸食物为主,以此来减少氨基酸的堆积,降低智力异常表现的发生机率。所以,苯丙酮尿症总体来讲是不能治好的,除非以后有好的办法能够进行基因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