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包括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异常等症状;肾盂肾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有全身及泌尿系统症状,慢性症状隐匿且可致肾功能损害;不同人群泌尿道感染症状有特点,儿童症状不典型,女性因解剖结构易感染且性生活后易复发,男性少见但常伴基础病,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常伴其他基础病致诊断治疗复杂。
一、膀胱炎相关症状
膀胱炎是泌尿道感染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症状包括
尿频:患者会频繁产生排尿的感觉,正常成人白天排尿次数一般为4-6次,夜间0-2次,而膀胱炎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1-2小时就需要排尿一次,甚至更频繁。这是因为膀胱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使膀胱总是处于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稍微有一点尿液就会产生尿意。
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往往有尿意一来就要立即排尿,否则就可能出现尿失禁的情况。这是由于膀胱炎症引起逼尿肌不稳定收缩,使得患者无法延迟排尿。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感或刺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有的则感觉疼痛较为剧烈。疼痛一般在排尿开始时较为明显,也可能贯穿整个排尿过程。主要是因为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尿液通过尿道时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疼痛。
尿液异常:尿液可能会变得混浊,外观上看起来像米汤样,还可能出现血尿,尿液中带有血丝或呈现粉红色、红色等。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同时炎症也会使尿液中的成分发生改变,出现混浊现象。
二、肾盂肾炎相关症状
肾盂肾炎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症状有所不同
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症状:突然发生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细菌感染人体后,作为外来的病原体,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除了有膀胱炎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外,还会出现腰痛,多为单侧或双侧腰部胀痛或酸痛,疼痛程度不一。这是由于肾脏受到炎症累及,肾脏包膜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混浊,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血尿。
慢性肾盂肾炎:症状相对较为隐匿,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泌尿系统症状也相对较轻,可能有间歇性的尿频、尿急、尿痛,腰部酸痛等。但如果病情反复发作,会逐渐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这是因为长期的肾盂肾炎炎症刺激,导致肾脏组织逐渐受损,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三、不同人群泌尿道感染症状的特点
儿童:儿童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而局部的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可能不明显。这是因为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炎症的反应与成人不同,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往往以全身症状为主。例如,一些婴幼儿可能只是持续发热,家长带孩子就医时才发现是泌尿道感染。
女性: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除了常见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症状外,在性生活后更容易诱发泌尿道感染,且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和膀胱,性生活可能会将外部的细菌带入尿道,增加感染的机会。
男性:男性泌尿道感染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往往提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男性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会阴部、下腹部的不适等。如果是细菌性前列腺炎引起的泌尿道感染,还可能伴有会阴部胀痛、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这是因为男性的尿道较长,而且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可能影响尿液的排出和局部的防御机制,导致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
老年人:老年人泌尿道感染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有低热或不发热,而以全身不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同时,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会使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尿液中含糖量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且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得感染更容易发生且不易控制;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长期卧床,排尿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尿潴留,进而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