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2400次浏览
1.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而被覆的正常心瓣膜,伴赘生物形成。
2.诊断标准:主要标准包括血培养阳性、心脏杂音;次要标准包括易患因素、全身感染表现、免疫学检查、超声心动图。
根据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回答如下:
1.主要问题需求:
什么是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其诊断标准是什么?
2.回答: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而被覆的正常心瓣膜,伴赘生物形成。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要标准:
血培养阳性:两次或两次以上血培养阳性,且病原菌一致。
心脏杂音:新出现的或新近发生的病理性杂音。
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心脏先天畸形、心脏介入操作史、感染性疾病等。
全身感染表现:发热、贫血、脾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等。
免疫学检查: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主要标准;或血培养阴性,但血清中检测到病原体抗原或抗体。
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心脏脓肿、新出现的反流或房室瓣穿孔等。
3.强相关信息补充: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
诊断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
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预防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预防感染,如加强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性疾病等。
4.关键信息提取:
小儿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包括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预防感染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