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

发布于  2024-10-21

5144次浏览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就医、保持安静、吸氧、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定。

急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

1.立即就医:急性房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急诊科。

2.保持安静: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3.吸氧: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

4.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

5.电复律: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医生可能会采用电复律的方法恢复窦性心律。

6.射频消融: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房颤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应积极控制病情,以预防房颤的复发。

总之,急性房颤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患者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急性房颤
初次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如何护理
急性房颤患者的护理应注重多方面,包括休息与活动、饮食、心理、生命体征监测、给药、并发症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急性房颤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给予药物治疗、调整饮食、进行心理护理等。以下是关于急性房颤患者护理的具体建议: 1.休息与活动: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在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心理护理:急性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直至病情稳定。 5.给药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等,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6.电复律护理:对于需要电复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如清洁皮肤、建立静脉通路等,并在电复律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7.并发症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8.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急性房颤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指导其正确服药、定期复查等。 总之,急性房颤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信息:急性房颤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休息与活动、饮食、心理、生命体征监测、给药、并发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处理
急性房颤的处理方法包括控制心室率、复律、抗凝治疗、治疗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定期随访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根据问题,急性房颤的处理方法如下: 1.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尽快控制心室率。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导致的房颤,如患者症状不明显,静息心率可<110次/分,无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可先观察,不急于电复律;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导致的房颤,心室率控制目标为休息时<90次/分,中度活动时<110次/分。 2.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如合并有预激综合征,不应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应选用ⅠC类(如普罗帕酮)或Ⅲ类(如胺碘酮)药物复律。 3.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导致的房颤,如症状明显或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尽快复律。复律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药物复律可选用ⅠC类(如普罗帕酮)、Ⅲ类(如胺碘酮)或Ⅰa类(如奎尼丁)药物。电复律一般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4.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导致的房颤,应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情况、房颤持续时间、血栓栓塞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进行复律。复律前应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 5.对于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应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6.对于房颤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7.对于房颤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等。 8.对于房颤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心率、心律、心功能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信息: 1.急性房颤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基础疾病、心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2.控制心室率和复律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3.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关键。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预后。 5.定期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包括纠正心律失常、抗凝治疗及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等,这些措施的目的是恢复正常心律、预防栓塞并发症,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包括: 1.纠正心律失常:对于新发房颤且在48小时内的患者,应尽可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对于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应控制心室率。 2.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发生栓塞的风险较高,应进行抗凝治疗。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 3.其他治疗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等。 这些急救措施的原因如下: 1.纠正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导致心房内的血液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可引起栓塞并发症。转复为窦性心律可以恢复心房的正常收缩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抗凝治疗:房颤患者的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可导致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 3.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是房颤的常见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减少房颤的发生风险,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有严重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抗凝治疗可能存在禁忌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此外,对于房颤患者,应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出现房颤发作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和缓解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急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目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来说,最初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恢复窦性心律:尽可能将房颤转为正常的窦性心律,这有助于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2.控制心室率:如果无法恢复窦性心律,则需要控制心室率,使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减少房颤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3.预防血栓形成: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心房内形成的血栓,可能会导致栓塞等并发症。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血栓形成。 4.缓解症状:房颤可能会导致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达到这些治疗目标,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以控制心率、预防血栓形成和缓解症状。 2.电复律:如果房颤持续时间较短,且患者没有明显的禁忌证,可以考虑使用电复律来恢复窦性心律。 3.导管消融: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房颤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可以考虑使用导管消融来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以改善心脏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房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信息: 1.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和缓解症状。 2.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3.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 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处理流程
急性房颤的处理流程如下: 1.评估生命体征: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意识丧失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控制心率:如果患者的心率过快,可以使用药物来控制心率。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如果药物控制心率不理想,可以考虑使用电复律或射频消融等方法。 3.寻找并治疗病因:急性房颤的发生可能与某些病因有关,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此,需要寻找并治疗这些病因,以预防房颤的再次发生。 4.预防血栓形成:急性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栓塞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 5.监测和观察:在处理急性房颤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以及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缓解。如果患者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处理急性房颤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处理这些患者时,需要更加谨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同时进行治疗,以预防房颤的再次发生。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时最初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小时-48小时之内的,就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对急性房颤发作症状比较显著的,应迅速给予治疗,急性房颤的发作,它最初的目标是减慢快速的心室率,临床上可以用静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安静时心率保持在60次/分-80次/分,轻微运动后不超过100次/分。 要注意的是如果心功能不全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要慎用的。在治疗的时候,必要的时候洋地黄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心力衰竭和低血压的要禁用β受体抑制剂,与维拉帕米,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要禁用洋地黄与维拉帕米。 经过上述处理以后,房颤通常在24-48小时内自行的复转,仍未恢复窦性心律的可用药物或电击复律。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什么是房扑,与房颤有什么区别,如何治疗
房扑一般指心房扑动,房颤指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是一种心房快速搏动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两者区别包括性质不同、症状不同和心电图表现不同,详情如下:1、性质不同心房扑动一般是由右心房电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引起的心房搏动过快;心房颤动一般是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被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取代的心房电活动紊乱。2、症状不同心房扑动一般表现为阵发性的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心房颤动临床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乏力、晕厥、多尿等。3、心电图表现不同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波消失、出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QRS波增宽等;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RR间期不规则、QRS波增宽变形。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致病原因,比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既可引起心房扑动,也容易引起心房颤动,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疾病详情和治疗方式如下:1、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是由高血压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除阻碍右心房电脉冲信号正常传导,引发心房扑动外,还可能使心房电活动丧失,出现无序的颤动波,引起心房颤动。病情发作时,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血压和心血管健康状况。对于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可以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起到降低血压、控制心衰症状的作用;若是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可以遵医嘱使用贝那普利、螺内酯、氨氯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降低血压、减轻水钠潴留等作用。2、风湿性心脏病一般是由风湿炎症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也会破坏心房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导致右心房电脉冲信号传导异常引起心房扑动,或心房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引起心房颤动。患病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寒,同时还需要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待体温正常、心电图改善后,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适当下地活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情。对于急性风湿热,可以遵医嘱使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炎症反应明显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到抗炎的作用;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胺碘酮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消除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作用;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缺血、坏死引起,因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破坏,可阻碍右心房电脉冲信号传导,造成心房扑动,严重时可使心房有序电活动丧失,代之以无序的颤动波,造成心房颤动。急性期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家人需要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探视,避免不良刺激,解除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同时还需要注意患者居住环境清静、通风,满足保暖、干燥、清洁的需求,对病情改善有一定的帮助。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还可能引起血栓,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抗心肌缺血药进行治疗,起到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的作用;病情比较严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等。除上述原因外,该症状还可能与心脏瓣膜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栓塞等基本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以提高预后。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房颤是严重的心脏病吗
房颤一般指心房颤动,其是否为严重的心脏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一些严重的心脏病,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遭到破坏,可导致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从而引发心房颤动,患者多伴随心悸、头晕以及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伴随上述不适,且经心电图或心脏彩超等检查后,发现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通常说明心房颤动是严重的心脏病。但是,如果患者不伴随异常表现,或经相关检查后未发现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多数考虑与心脏病无关,可能属于生理现象,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外疾病有关,详情如下:1、生理现象正常人在情绪激动、大量饮酒或剧烈运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可诱发心房颤动。这种情况多为一过性的,通常可自行缓解,无需过于担心。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和神经兴奋的状态,随着心肌细胞代谢或兴奋性升高,也可引起心房颤动。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而言,由于气流受限、气道受阻,可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机体缺氧,影响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活动,继而诱发心房颤动。除以上原因外,心房颤动还可能与肺动脉栓塞有关。如果伴随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房颤术后需长期服药吗
房颤一般指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术后是否需要长期服药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心房颤动手术较为成功,术后心律正常,且血压、血脂等处于正常水平,出现脑卒中的风险较小,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不需要长期服药。但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术后心脏的电活动仍未恢复正常,存在心律失常,此时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以防出现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较大,此时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疾病出现风险。手术后需定期复诊,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了解心脏恢复情况,且药物需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切忌自行用药。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急性房颤一般发作来势快,急救措施中主要是鉴别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房颤通常都是没有控制好血压或是情绪的过度激动。当然还有如类似冠心病的发作,部分病人急性心梗除胸痛以外也会有房颤的发作。如果是一个人首先应该通知家属或是通知120进行急诊的转运,在医院急诊内因为对于急性房颤可以进行病因的鉴别,如果病因当中有冠心病或是急性心梗患者,可能要进行支架治疗,房颤当缺血改善后会逐渐恢复。如果是情绪变化或是血压影响,给予血压控制同时进行复律治疗,复律治疗通过药物,包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是心律平这是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恢复正常心率。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需要住院吗
急性房颤不主张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建议到医院进行急诊的治疗,一般会考虑用药物进行复律,药物复律因为一般采用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ⅠC类代表主要是普罗帕酮,一般病人都能够通过药物复律恢复正常,但也有些患者由于合并冠心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如果急性房颤的病人已经出现眼前发黑、晕厥、休克急性血流动力学异常,则需要进行电复律治疗。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急性房颤治疗首先考虑最重要的原则是复律。血压高或者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去除以后,患者可以得到正常的恢复。如果不能完全的靠自己恢复,建议以最快的速度到医院进行急诊的治疗。急诊治疗房颤主要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急性房颤的情况下都采用进行复律药物。部分患者在药物复律没有明确效果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血压低、眼前发黑、晕厥,也可以考虑电复律治疗。
陈康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急性房颤的定义是什么
急性房颤一般来说发作时间不超过48小时,在之前没有任何的房颤发作诱因或是从来没有发作过房颤临床表现,出现这样一种房颤的发作,这种房颤的发作往往临床上患者会有明显心慌。急性房颤的病人症状会比较明显,如胸闷、胸痛症状。对于频率非常快的急性房颤,每分钟心率可以到180甚至200次,由于过快的心率导致心脏没办法射血,使得患者会出现缺血表现,有些患者会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甚至休克的表现,需要进行临床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