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4246次浏览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少数为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及寄生虫。
引起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细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达心脏,引起心内膜感染和炎症。
真菌性心内膜炎相对较少见,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常见的真菌有念珠菌、曲霉菌等。
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及寄生虫感染性心内膜炎则更为罕见,通常与特定的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静脉药瘾者发生的心内膜炎,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心脏正常的患者,草绿色链球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而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主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属。
此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心力衰竭、栓塞等并发症。如果怀疑患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脏有杂音、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