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宝宝7-10个月左右开始学爬行,受遗传、体格发育(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运动经验积累影响,可通过提供适宜环境、辅助训练促进爬行,超10个月不会爬或姿势异常需就医,且要保证爬行环境安全。
影响宝宝爬行时间的因素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小时候爬行开始时间有一定特点,宝宝可能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小时候爬行较早,宝宝可能也会相对较早开始爬行。
体格发育情况
肌肉力量:宝宝的大肌肉群发育情况会影响爬行。当宝宝的颈部、肩部、背部、腹部以及四肢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支撑身体进行爬行动作。例如,宝宝颈部肌肉需要有足够力量来抬起头部,才能在爬行时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并支撑上半身;背部肌肉力量要能保证在爬行时保持身体的挺直或合适的姿势等。
身体协调性:爬行需要身体多个部位的协调配合,包括四肢的协调运动等。有些宝宝可能在身体协调性发展上相对慢一些,就会导致爬行开始时间稍晚。
运动经验积累:宝宝在之前的运动过程中,比如翻身、独坐等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会为爬行做铺垫。如果宝宝翻身、独坐等动作发展得比较顺利,那么对于爬行所需的身体控制和协调等方面的准备可能更充分,从而可能较早开始爬行。
促进宝宝爬行的方法
提供适宜的环境:可以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吸引宝宝去够取,从而激发宝宝爬行的欲望。例如在宝宝前方不远处放置他喜欢的玩具,让宝宝为了拿到玩具而尝试爬行。
进行辅助训练:家长可以在宝宝背后用手抵住宝宝的脚掌,帮助宝宝提供一定的动力,让宝宝感受爬行时四肢协调用力的感觉。不过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给宝宝造成不适或伤害。
特殊情况提示
如果宝宝到10个月还完全不会爬行,或者爬行时姿势明显异常,如一侧肢体运动明显落后于另一侧等情况,建议及时带宝宝到儿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发育性问题等。同时,在宝宝学习爬行过程中,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没有尖锐物品、热水等危险物品,避免宝宝在爬行过程中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