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以及出现角膜色素环,多见于5~35岁起病。神经系统主要是锥体外系症状,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表情怪异、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少数的患者可有癫痫发作,出现淡漠、抑郁、欣快和躁动的精神症状。80%患者发生肝脏受损,可以出现肝区疼痛、脾大、在眼角膜和巩膜交界处可以出现宽1.3毫米的色素环,称为K-F环。角膜色素环是本病最重要的特征,见于95~98%的患者,另外还有皮肤色素沉着,尤其以面部和小腿伸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