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主要是指患者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速度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可发生在任意年龄段。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头晕、黄疸、脾肿大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地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进一步发展,使其出现急性肾衰竭、胆石症、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类,可以将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溶血性贫血。
相关文章
范圣瑾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329
2025-03-03
张晓红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1.71万
2025-02-10
1.67万
2025-01-02
相关问答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是一种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红细胞破坏增速的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溶血性贫血可分为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和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的溶血..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一类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而发生的贫血,按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
相关热点
4.10万
4.09万
3.13万
相关推荐
王岩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2.99万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