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多数起病急,先呕吐后频繁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婴幼儿腹泻严重可致脱水,不同年龄患儿表现有差异;常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程度轻重不一,频繁呕吐可能致电解质紊乱;多数伴发热,体温一般38-39℃左右,少数超39℃,还可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有基础病史患儿病情可能加重。
腹泻表现:多数起病急,先出现呕吐,随后频繁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甚至更多。婴幼儿腹泻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眼窝凹陷、囟门凹陷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也有差异,婴儿可能因频繁腹泻导致尿布更换频繁,且大便性状改变明显;儿童相对大一些,腹泻时可能会诉说腹部不适,但一般不如婴幼儿脱水表现那么迅速。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如果患儿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有接触史,出现腹泻症状要高度警惕轮状病毒性腹泻。
呕吐情况:常为首发症状,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前,呕吐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儿仅呕吐1-2次,有的则频繁呕吐,持续时间不等。对于有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患儿,尤其是小婴儿,频繁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如果患儿本身有喂养不当等生活方式问题,可能会加重呕吐的不适程度,所以要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养。
全身症状:多数患儿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少数可超过39℃。发热持续时间多为1-3天。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轮状病毒性腹泻导致的发热和全身症状可能会加重基础病情,需要特别监测基础病情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