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多种症状,腹痛是最常见症状,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隐痛、间歇性发作等;多数患儿有低热,也可有中度或高热,发热持续时间不等;部分患儿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腹部查体压痛部位不固定,可触及条索状肿物,腹肌紧张不明显,患儿还可有乏力、精神不振等全身不适,新生儿表现为拒乳、哭闹不安等非典型症状。
一、腹痛
疼痛特点: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脐周或右下腹隐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轻度胀痛至较剧烈的绞痛。疼痛具有间歇性,发作时小儿可能会哭闹不安,缓解时可如常玩耍。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小儿腹痛表现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述腹痛位置,多表现为哭闹、拒按腹部等;学龄儿童能较准确指出腹痛部位。
与饮食生活方式关系: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生冷食物等可能诱发腹痛,剧烈活动后也可能使腹痛症状加重。
二、发热
发热程度: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但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中度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个别严重患儿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
发热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不等,一般持续1-2天,也有部分患儿发热会持续3-5天,与患儿自身机体免疫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年龄与发热关系: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学龄儿童体温相对较稳定,但发热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三、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次数不等,轻者1-2次,重者可频繁呕吐。
腹泻或便秘:有的患儿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呈稀糊状;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便秘,排便困难。消化道症状的出现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年龄较小的患儿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脆弱,消化道症状可能更明显。
四、其他表现
腹部体征:腹部查体时,压痛部位不固定,有时可在右下腹触及条索状肿物,多为肿大的淋巴结,但腹肌紧张不明显,这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不同。
全身不适:患儿可能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由于其表达能力差,主要表现为拒乳、哭闹不安等非典型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因为新生儿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及时识别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