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包括眼科常规检查中的视力检查(了解视功能及视力下降程度,不同年龄有不同正常标准)和眼压检查(排除其他眼病及了解眼内压力,正常范围10-21mmHg);眼底检查中的直接眼底镜检查(直接观察眼底发现病变迹象)和间接眼底镜检查(全面清晰观察眼底周边部情况用于病情分期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利用光干涉原理清晰显示视网膜结构病变细节);眼部B超检查(玻璃体混浊明显时检测玻璃体腔内增殖膜、视网膜脱离等情况)。
一、眼科常规检查
1.视力检查
意义:视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视功能情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视力检查能知晓视力下降的程度。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视力正常标准不同,儿童有其相应的视力发育标准,例如3岁儿童正常视力约为0.5-0.6,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于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视力检查都能为病情评估提供基础信息。
检查方法:使用视力表进行检查,患者在一定距离外识别视力表上的视标。
2.眼压检查
意义:眼压异常可能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通过眼压检查可以排除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同时了解眼内压力情况,眼压的正常范围一般为10-21mmHg。不同年龄人群眼压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眼压相对较低,但也在正常波动范围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压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眼部整体状况。
检查方法:常用的有压陷式眼压计检查、压平式眼压计检查等。
二、眼底检查
1.直接眼底镜检查
意义:可以直接观察眼底情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会有特征性表现,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表面增殖膜形成、视网膜血管迂曲等。通过直接眼底镜检查能初步发现这些病变迹象,对于病情的初步判断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患者眼底表现可能因发育等因素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病变特征是相似的。
检查方法:检查者将直接眼底镜贴近患者眼部,通过调节镜片来观察眼底。
2.间接眼底镜检查
意义:能够更全面、清晰地观察眼底周边部情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能累及周边视网膜,间接眼底镜检查可以发现周边视网膜的增殖病变等情况,对于病情的准确分期和评估有重要价值。在儿童中,由于其眼球结构特点,间接眼底镜检查可能更便于观察眼底周边区域,而成人也能通过该检查全面了解眼底状况。
检查方法:检查者手持间接眼底镜,通过反光镜反射来观察眼底,需要患者配合转动眼球等动作。
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1.原理及意义
OCT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获取视网膜不同层次的横截面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色素上皮层等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观察到视网膜表面增殖膜的厚度、位置,以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水肿、脱离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视网膜结构在OCT图像上有其相应特点,但OCT检查都能准确呈现病变细节。
检查方法:患者坐在OCT仪器前,将眼部固定在仪器上,仪器发射光线并接收反射光来生成图像。
四、眼部B超检查
1.意义
对于玻璃体混浊明显、眼底不能直接观察清楚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B超可以检测到玻璃体腔内的增殖膜、视网膜脱离等情况。例如可以发现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表面的增殖条索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眼部B超检查时,操作基本相似,但需要根据患者配合程度等进行适当调整。
检查方法:将B超探头轻放在患者眼睑上,通过声波反射来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