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良性生长慢、早期无症状,增大时有腹部胀满等,B超等示囊性、边界清等,CA125等标志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恶性生长快、晚期有腹胀等恶病质表现,B超等示囊实性、边界不清等,CA125等标志物多明显升高,腹腔镜下表现不同,区分需综合各方面因素,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等客观依据判断不同人群卵巢肿瘤的良恶性。
一、临床表现
1.良性卵巢肿瘤:生长速度通常较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随着肿瘤增大,可能会出现腹部胀满感或可摸到腹部肿块,一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通常无腹水,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月经多无变化。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球形,表面光滑,囊性,活动度好。
2.恶性卵巢肿瘤:生长迅速,早期也常无症状,晚期主要症状为腹胀、腹部肿块、腹腔积液等,可伴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肿瘤多为双侧,固定,表面不平,常伴有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到癌细胞。如卵巢上皮性癌,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病情进展快。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良性卵巢肿瘤:B超表现为囊性肿物,边界清晰,囊内回声均匀,多为无回声区,包膜完整,通常无腹水。例如,卵巢黏液性囊腺瘤,B超显示为单房或多房的无回声区,囊壁较厚且光滑。
恶性卵巢肿瘤:B超可见肿瘤边界不清,囊实性,内部回声杂乱,常伴有腹水,多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物。如卵巢未成熟畸胎瘤,B超可发现囊实性肿块,内部有杂乱的强回声等。
2.CT及MRI检查:
良性卵巢肿瘤:CT或MRI显示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密度或信号均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例如,卵巢纤维瘤,CT上表现为盆腔内圆形或椭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楚。
恶性卵巢肿瘤:CT或MRI可见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有周围组织浸润,内部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常伴有腹腔内转移灶及腹水等表现。如卵巢癌,可在CT或MRI上看到盆腔内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腹腔内有多发转移结节等。
三、肿瘤标志物检查
1.CA125:
良性卵巢肿瘤:CA125水平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小于35U/mL。例如,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患者的CA125可能轻度升高,但通常不会明显升高。
恶性卵巢肿瘤:CA125明显升高,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CA125常常显著升高,其水平与病情进展相关,治疗有效时CA125水平下降,复发时可升高。
2.AFP:
良性卵巢肿瘤:AFP一般正常。
恶性卵巢肿瘤:内胚窦瘤患者AFP升高,AFP是内胚窦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3.HCG:
良性卵巢肿瘤:HCG正常。
恶性卵巢肿瘤:原发性卵巢绒癌患者HCG升高。
4.CEA:
良性卵巢肿瘤:CEA多正常。
恶性卵巢肿瘤:部分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CEA升高。
四、腹腔镜检查
1.良性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可见肿瘤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必要时可取组织活检明确性质。
2.恶性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可见肿瘤表面有结节状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腹腔内有广泛的种植转移灶,可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区分卵巢肿瘤良恶性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例如,年轻女性发现卵巢肿瘤时,良性的可能性相对大,但也不能忽视恶性的可能;老年女性则更要警惕恶性肿瘤。有家族卵巢癌病史的人群,其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判断需更加谨慎,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致癌因素等可能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最终的良恶性区分还是要依靠上述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等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