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儿起病初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消化道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次数多)、呕吐(常先于腹泻、小婴儿频繁),全身有发热(多低中热、少数高热、持续短)、脱水(有相应表现、不同年龄段有差异),婴幼儿症状重脱水风险高需重视补水电解质,老年人可加重基础病要注重补液支持,免疫力低下人群病程长症状难控需加强对症支持及评估。
一、前驱期表现
部分患儿起病初期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如流涕、轻咳等,此因轮状病毒多先侵袭上呼吸道引发免疫反应,不同年龄段患儿表现有别,婴幼儿上呼吸道症状相对不典型但仍可能存在。
二、消化道典型症状
1.腹泻:为主要且突出表现,大便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甚至更多,系轮状病毒侵袭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破坏肠道吸收功能致大量水样腹泻。
2.呕吐:常先于腹泻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年龄较小患儿呕吐较频繁,易影响进食。
三、全身相关症状
1.发热:多数患儿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37.5~38.5℃左右,少数可高热,发热持续时间通常较短,系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所致;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更易波动;有基础疾病患儿发热可能加重基础病情,需密切监测。
2.脱水表现:随腹泻、呕吐进展,患儿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及前囟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时可致精神萎靡、嗜睡甚至休克等,不同年龄段脱水表现有差异,婴幼儿前囟、眼窝凹陷等较易观察,年长儿脱水表现相对隐匿,需细致评估。
四、特殊人群特点
婴幼儿:自身免疫力及体液调节功能弱,轮状病毒性腹泻时症状常更重,脱水风险高,需重视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老年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可能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因脱水致血容量不足引发不良事件,应注重补液等支持治疗。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程可能更长,症状难控,需加强对症支持及抗感染相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