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出现多种表现,包括活动后加重的呼吸困难、长期的咳嗽咳痰、乏力劳动耐力下降、心悸、口唇甲床等部位的发绀、腹胀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病情严重时的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右心衰竭相关表现,这些表现与肺部基础疾病导致的肺功能下降、通气换气障碍、心脏负担加重等相关,不同人群因基础状况不同表现程度等有差异。
一、呼吸困难
表现: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在活动后往往会明显加重。例如,患者平时可能能进行轻度的日常活动,但随着病情进展,爬楼梯等轻微活动就会出现气短,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相关因素:主要是因为肺部基础疾病导致肺功能下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机体缺氧,从而引起呼吸费力。对于有长期吸烟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且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
二、咳嗽、咳痰
表现:多数患者有长期的咳嗽、咳痰病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呈脓性。比如,患者常年反复咳嗽,冬季寒冷季节症状往往加重,痰液量较平时明显增多。
相关因素:慢性炎症刺激气道,使气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咳嗽、咳痰。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的人群,气道黏膜反复受损,修复过程中会出现分泌物增多的情况,长期吸烟的人群气道受到的刺激更明显,咳嗽、咳痰症状可能更严重。
三、乏力、劳动耐力下降
表现:患者常感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原本能做的一些轻度体力活动现在难以完成。例如,原来可以快速行走几百米,现在走几十米就会感到体力不支。
相关因素:由于机体缺氧以及心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能量代谢障碍,所以会出现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的情况。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的身体储备功能更弱,对缺氧和心功能受损的耐受能力更差。
四、心悸
表现: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有时能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
相关因素:心脏为了克服肺循环阻力增加的情况,需要加强收缩,长期这样可能导致心脏功能改变,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从而引起心悸。有基础心脏疾病或肺功能严重受损的人群,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比如本身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心悸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
五、发绀
表现:主要是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现象。这是因为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
相关因素:肺部疾病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使得血液中的氧含量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出现发绀。对于病情较重、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发绀症状往往更明显,比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绀可能较为突出。
六、腹胀、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胀、食欲减退,严重时还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相关因素: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胃肠道淤血,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胃肠道症状。老年人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右心衰竭时,胃肠道淤血更易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
七、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失眠、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这是由于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肺性脑病表现。
相关因素:当肺部功能进一步恶化,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对于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且肺功能急剧恶化的患者,如合并肺部感染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老年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耐受性更差,发生神经精神症状的风险更高。
八、右心衰竭相关表现
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颈静脉怒张是因为右心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压力升高;肝大是由于肝脏淤血;下肢水肿是因为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组织液渗出。
相关因素: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承担的压力负荷增加,长期下去引起右心衰竭。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较长、病情控制不佳的人群,更易发展为右心衰竭,出现相应表现,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储备差,发生右心衰竭后症状可能更难以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