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体型多样有硬软壳颜色多,叮咬可携病原体致局部皮肤炎症、全身症状等,叮咬后勿强行拔除应夹头部缓慢拔出并消毒,预防要穿长袖扎裤脚用驱虫剂等,儿童被叮需尽快就医,老人基础病者被叮不适及时排查,过敏体质者用驱虫剂前先做皮试。
一、蜱虫识别
蜱虫体型多样,幼虫较小,成虫呈圆形或椭圆形,体表有硬壳或软壳,颜色多为棕色、黑色等,不同种类大小有差异,通常可通过其外观形态特征初步识别。
二、蜱虫叮咬危害
蜱虫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如伯氏疏螺旋体(可引发莱姆病)、森林脑炎病毒等,叮咬人体后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炎症,出现红肿、瘙痒等;还可能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严重时可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引发相关并发症。
三、蜱虫叮咬后处理
若发现蜱虫叮咬,勿强行拔除,应使用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向外拔出,避免口器残留体内,拔出后用碘伏等消毒伤口。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相关疾病。
四、预防蜱虫叮咬措施
进入蜱虫活跃区域时,应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将裤脚扎紧;可使用含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虫剂涂抹暴露皮肤及衣物;活动后及时检查身体有无蜱虫附着;避免在草丛、灌木等蜱虫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娇嫩,被蜱虫叮咬后更需谨慎,发现后应尽快就医,由专业人员处理,避免自行处理不当导致不良后果。
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被蜱虫叮咬后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因这类人群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蜱虫叮咬可能引发更严重健康问题。
过敏体质者:使用驱虫剂等前可先做皮肤测试,避免因过敏反应加重身体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