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钾低即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常见原因有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包括胃肠道和肾脏丢失)、钾分布异常,临床表现有神经肌肉、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系统表现,诊断依靠血清钾测定结合病史等,处理原则是治疗原发病和补钾,儿童要密切观察护理、谨慎补钾,老年人要注意基础病、药物相互作用等。
血钾低即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钾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之一,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心肌的正常功能等有着关键作用。
血钾低的常见原因
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少食,或胃肠道吸收障碍等情况,会导致钾的摄入减少。比如一些患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钾摄入不足的情况。
丢失过多
胃肠道丢失: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肠瘘等,会使钾从胃肠道大量丢失。例如频繁腹泻的患儿,若没有及时补充钾,就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肾脏丢失:长期应用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等;某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会使肾脏排钾增多。
钾分布异常:如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等情况,可使钾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导致血清钾浓度降低。
血钾低的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系统:轻症患者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随着病情加重,可累及躯干、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低下等。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悸等,严重时可发生心室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低钾血症可能会加重病情。
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等表现。
血钾低的诊断依据
主要依靠血清钾测定,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即可诊断为低钾血症。同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病因。
血钾低的处理原则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发病,是纠正低钾血症的关键。比如控制胃肠道感染、调整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案等。
补钾:根据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决定补钾方式。轻度低钾血症可通过饮食补充,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肉类等;中度及以上低钾血症需要口服或静脉补钾。但静脉补钾时需要注意速度和浓度等问题,对于儿童患者,更要谨慎操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钾血症对其影响较大。在护理儿童低钾血症患者时,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肌肉力量等情况,严格按照医嘱补充钾,注意补钾的速度和剂量,防止出现补钾过快导致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情况,鼓励其多摄入含钾食物。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更容易发生低钾血症。在纠正低钾血症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密切监测血钾水平及心脏等功能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要更加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