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生活方式调整,肥胖者减轻体重、保持侧卧位睡眠、避免睡前不良行为,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特殊注意;器械治疗有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适用于中重度患者需睡眠中心滴定压力参数、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需适应佩戴;手术治疗有腭咽成形术适用于腭部解剖异常者有效率有限且有风险、下颌骨前移术适用于下颌后缩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肥胖导致打呼噜的人群,减轻体重是重要措施,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10%可能使打呼噜症状改善。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尽量采取侧卧位睡眠,可减少舌根后坠,从而减轻打呼噜。另外,避免睡前饮酒、吸烟及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上气道肌肉松弛,导致打呼噜加重。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儿童打呼噜需关注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情况,若为腺样体肥大导致,轻度者可观察,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孕妇打呼噜要注意监测血氧情况,因为孕期身体变化可能加重打呼噜,严重时可能影响胎儿氧供;老年人打呼噜要排查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因为打呼噜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关联。
器械治疗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通过给气道提供一个持续的正压气流,保持上气道开放,是中重度打呼噜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使用合适的CPAP设备可以有效减轻打呼噜和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不同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压力参数,一般需要在睡眠中心进行压力滴定来确定合适的治疗压力。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打呼噜患者,尤其是单纯鼾症或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口腔矫治器通过向前移动下颌,使舌体随之向前,从而扩大上气道,减轻气道阻塞。但需要患者适应口腔矫治器的佩戴,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获得满意效果。
手术治疗
腭咽成形术:适用于因腭部解剖异常导致打呼噜的患者,如腭垂肥大、扁桃体肥大等。通过切除部分松弛的软腭组织、扁桃体等,扩大咽腔,改善通气。手术效果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有效率在60%-70%左右,但也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
下颌骨前移术:对于因下颌后缩导致上气道狭窄的患者适用。通过手术将下颌骨向前移动,增加上气道的空间,从而减轻打呼噜。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