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儿童时期是重要免疫器官,6-7岁后渐萎缩,增生肥大可致鼻塞等症状;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等,是外周免疫器官,腭扁桃体炎分急慢性,有相应症状及可能成病灶;诊断靠体格检查,治疗视情况,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术后要精心护理。
扁桃体:包括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通常所说的扁桃体指腭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呈扁卵圆形,表面覆盖复层鳞状上皮黏膜,黏膜向实质内陷入形成10-20个隐窝。
组织学结构
腺样体: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免疫细胞,其淋巴组织的分布与免疫功能相关,可参与上呼吸道的免疫防御。
扁桃体:腭扁桃体的表面上皮向下陷入形成隐窝,隐窝周围的结缔组织内有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固有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等结构,其组织结构利于捕捉和处理进入口咽部的病原体。
生理功能
腺样体:在儿童时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够捕获经呼吸道进入的病原体,产生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质,对儿童上呼吸道的免疫防御起重要作用,但6-7岁后逐渐萎缩。
扁桃体:同样是外周免疫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对通过口咽部进入的病原体起到防御作用,例如能产生免疫球蛋白A(IgA)等,阻止细菌病毒的定植和入侵。
相关疾病及表现
腺样体疾病:儿童时期腺样体增生肥大较为常见,可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长期张口呼吸还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如果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还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表现。
扁桃体疾病:腭扁桃体炎是常见疾病,急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可放射至耳部,同时可有畏寒、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扁桃体炎则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咽痛,还可出现口臭、吞咽困难、言语含糊不清等,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还可能成为病灶,引发风湿热、肾炎、心肌炎等全身疾病。
诊疗手段及注意事项
对于腺样体和扁桃体相关疾病的诊断,通常会通过体格检查,如间接喉镜、鼻咽镜检查等观察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大小、形态等情况。例如鼻咽镜检查可清晰看到腺样体的增生程度;扁桃体检查可观察其大小、隐窝内有无脓性分泌物等。
在治疗方面,儿童腺样体肥大如果引起明显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时,首先考虑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等一般治疗,如明确有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但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的禁忌和安全;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等情况,符合手术指征时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手术需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考虑麻醉风险等,术后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护理等,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等,以促进恢复,同时关注儿童术后的呼吸、吞咽等情况,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其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精心护理。
















